教育界重要事告知:
敎育部推合理敎師員額編制是務實進步,臺南市府不能成為國家敎育進步的負面力量。
臺南市多位議員關切本市不配合教育部推動合理教師員額編制一案,昨晚臺南市敎育局發出新聞稿回應,看完內容後有一種感受「議會的進步力量竟然受到阻擾,臺南市府成了國家敎育發展的負面力量。」身為敎育工作者辯証事理講真話為基本原則,否則如何教育學生擁有正確觀念明辨是非的能力?敎育局長陳修平做了錯誤示範!
現行敎育部頒「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之國小每班1.65人,國中每班2人之規定是最低門檻,這是為了維護國民基本敎育的師資穩定及學生受教品質。但於教師課稅後基本授課節數下降2節,按此敎師員額編制最低門檻無法滿足學生授課節數須求,簡單來說就是編制教師員額不足。再加上正逢少子女化浪潮,校園內產生一矛盾現象,即減班編制超額正式教師必須離開學校,學校內仍然須要1至2成的代理代課教師,這些代理代課師要不一年一聘要不就短期聘任,造成校園內師資極度不穩定,還有正式師資老化多年沒有新血注入的問題。因此,敎育部推動以學生授課總節來計算規範合理敎師員額編制,是務實且是國家教育進步的做法!
敎育部統籌經費概算後,中央支應9成地方只須配合一成款項,這當然須要協調地方意願後,才去修改現行部頒「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國小每班1.65人,國中每班2人之規定。其實這是編制下限規定,若各縣市以合理敎師員額編制來聘任教師,皆可達此下限規定,所以不修改法令也可以。本市教育局端怎會稱這是「編制外」,又稱這不符規定。試問那麼改善校園此師資不穩定的現象,臺南市敎育局提出的因應策略是什麼?難道只有臺南市敎育局聰明,教育部是笨蛋嗎?難道臺北市國小階段已經每班1.95的編制,台中打算國中階段每七班再增置一師,都違反教育部規定?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的回應新聞稿,顯然在誤導視聽以推卸責任。
至於教育局提到105學年度國中教師員額控管比率將朝2%、國小教師員額控管比率將朝8%努力,以保障超額教師工作權益並減少校內非正式教師授課比率。這說法令人覺得好笑,在少子女化浪潮下大幅減班,教師員額管控比率本就會下降,何須努力?至於國小端非正式教師授課比率仍然是在近2成之間,何來改善?
又臺南市教育局建議教育部若欲地方政府推動國小合理教師員額編制政策聘用正式教師,應先研擬完整之配套措施,並進行「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之修法。再強調一次「以學生授課節數須求來規範合理教師員額編制」這是務實進歩的做法,不須修法。至於敎育局説請教育部尊重「地方制度法」賦予地方政府國民教育階段興辦及管理之權責,這說法更令人為之氣結!臺南市敎育局沒有任何具體改善做為,還把地方的無能推給中央,只好給予贊揚「太極推手」真是厲害。以前教育局被大駡為何不落實幼照法聘任廚工,也以尊重「地方制度法」塘塞。原來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可以領域僵固自封選擇性執法到此地步。因此,不得不說教育局做法,已失卻教育發展願景及追求敎育理想性;因此,不得不說臺南市府教育局的不做為,已成了國家敎育發展的負面力量。
雖說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但也不得不考慮財政是否得以負擔,所以市民認同賴清德市長要求施政應著重財政紀律的做法。以前打下的教育基礎,讓臺南市的敎育競爭力一直名列前茅,未來在教育資源有限的分配概念下,期待財政紀律考量不應無限上綱,而仍能兼顧臺南國民教育的發展。
土豆仁關懷教育勞工連線 許又仁筆 105.4.26